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5篇

篇一: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电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的稳定供应是保障生产生活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大的需求压力使得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也不断提高。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加强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对当前电力系统内部管理存在的漏洞进行了详细分析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有利于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希望这有助于促进电力系统的稳步发展。

  标签:系统应急;管理体系;探讨

  一

  电力运行现状

  随着大型电网的建设和新技术的应用,使着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发生,一是交直流混合运行的安全风险

  大规模长距离输电

  局部电网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可持续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电力供应随着电网结构的变化,大规模接入所带来的断续

  随机

  逆峰调整问题日益突出。第三,地震

  台风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对电力设备和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还有非法建筑和在高树梢架线的情况下,存在着电力设施被盗窃

  破坏的情况,施工中还存在着接触线

  破坏地下电缆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多次大规模停电,如2003年美国和加拿大的“8·14”停电,2012年印度的“7·30”停电,以及2006年中国中部的“7·1”停电事件。这些大规模停电的影响是巨大的,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深刻的教训[1]。

  二

  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现存问题

  当前电力应急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电力应急系统的建设还有待深化。例如,对应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应急管理不到位,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应急培训不规范,电力应急处置指挥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由于相关问题往往是突发事件,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在紧急抢修过程中往往缺乏全面有效的应急指挥,应急管理效果不佳,风险管理往往存在一定的盲区。其根本原因是管理前对数据信息的收集不准确,不全面。影响了风险管理的全面进行。然而,由于缺乏完整有效的信息库,在面对大量的网格信息时,数据的不直观性使得应急人员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处理结果。

  三

  电力应急体系的建设

  2.1应急管理体系

  为保证电力系统应急组织的正常有效运行,建立全面

  系统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是必要的。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建立以应急中心和应急行动小组为主的分层

  管理模式。应急小组及时有效的将紧急任务分派至基层人员,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更有效地作出应急反应。此外,应急中心不仅可以在应急工作中发挥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作用,还可以在非应急情况下对各类应急人员进行应急能力培训,为应急人员的有效应急工作奠定基础。在完善应急组织体系的同时,还要明确应急组织的运作,通过相关制度规范应急人员的行为,对日常工作中的应急人员进行一定的管理和规划。以便能够及时指挥人员处理各种问题,从而实现应急工作的有序和规范。此外,应急中心不仅要负责应急管理,还要承担电力系统日常运行的维护和监控,并利用高效的预防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有效的应急管理往往需要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作为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有效的电力信息,应急管理人员才能确定应急工作的目标,以开展高效的应急工作[2]。因此,在这一阶段,需要加强相关的信息获取工作,这些工作可以借助现代网络化设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相关的网络化设备不仅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同时也为应急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管理解决方案。促进管理者进行有效指挥和决策。

  2.2应急救援体系

  高素质的救援人员是应急工作过程的坚实基础,高质量的管理是应急工作的钢架,二者相互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应急效果。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救援人才队伍,培养和锻炼相关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是必要的。高效率的管理与专业的救援人员是构成一套完整的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根据人员组成,应急救援队可分为应急专家队

  应急领导队

  应急基地队等。也可分为急诊区

  治疗对象等,如电网抢修队

  设备抢修队等[3]。

  四

  应急培训体系

  为了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应急人员队伍,依靠基本能力和技能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在培训中,根据应急人员的工作内容

  专业性质

  工作职责等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并针对其工作中实际情况和环境因素进行培训。培训科目可分为电力应急人员

  电力网络应急人员

  应急管理人员

  特殊操作人员等具体培训[4]。这样,不同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的应急人员经过培训后,可以具有较高的应急能力,通过应急人员的系统培训,实现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应急反应的有效性。同时,应急培训还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信息

  能力等建立准确的能力框架,并采用能力框架,方便目标受众更快

  更清晰的认识。它可以将培训对象的能力与工作领域

  要求

  内容等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培训成果进行科学

  准确的评价,以便于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向,实现现代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另外,在训练中要给予训练科目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使训练科目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训练课程,从而增加训练科目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相关措施,实现对目标人员的综合培训能力的提高和加强,为建设高素质的应急人员奠定了坚实的保障。此外,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丰富和扩大了培训内容。通过运用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各种软件对培训进行辅助,在培训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创新。例如,在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

  专题研讨会等培训方法的基础上,现代培训也有模拟练习

  专家在线教学

  一对一在线教学等新的培训方法,并结合各种训练方法,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新技术也可以通过考试试题的培训实现,快速准确的评估培训工作的效果,既简化了培训

  结果的测试,又准确地反馈了培训结果。此外,除了应急能力的基本训练外,还应在训练中进行一些思想教育,以确保训练科目能建立正确

  积极的应急概念,以建立一支素质更高的综合应急人员队伍[5]。

  结语

  电力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是现代经济社会运作的“血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电力行业的应急管理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

  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民生的生命线工程。它也是重大突发事件后紧急救援和应急治疗的关键内容和基本条件。我国对电力应急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论探索刚刚起步,电力应急体系建设还不成熟,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现阶段,电力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急响应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电力稳定运行

  可靠供应。

  参考文献

  [1]李璨,杨曦.城市供电企业核心商圈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3(5):45-4[2]杨润生.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探讨[J]。福建建材,2017(8):103-104[3]邓创,刘友波,谭洋洋,等.考虑网架恢复过程的电力应急资源调度方法[J].电网技术,2017,41(11):3582-358[4]范旭,林燕.電力系统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广东模式探究[J].灾害学,2017,32(3):159-163[5]卞辰耀,房鑫炎.考虑负荷等级的电力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模型[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7,29(1):78-83

篇二: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落实和实践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对此,我们应牢固树立未雨绸缪、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以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分类管理、分级

  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构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映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应急办协调、各部

  门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我认为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以下五个方面:

  一、制度建设

  侧重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应急预

  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程序。构建覆盖政府各方面的预案体

  系,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根据突发事件分级标准,明确专

  项预案的操作规程,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进一步明确预案修订、备案、评审、升级与更新制度。狠抓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不

  断提高实战能力。

  二、机制建设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应急管理联系工作机制,研究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快突发

  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

  三、组织领导

  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度、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工作

  严重、影响广泛等特点,发生的概率虽然较小,但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和

  高效的应急机制,防止和避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是各级

  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各级政府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

  责任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

  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应

  急管理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有利于保持社会秩序稳定,为构

  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在,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自然灾

  害频繁出现,重大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安全生产隐患较大,资

  源能源紧缺,环保压力也在加大。这些都是直接威胁着人民群

  众的生命

  和健康安全,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社会稳定,有的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加强应急管理工

  作,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实现经

  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政府的职能全面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务。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

  能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应急管理仍然是政府工作中一个薄弱环节。各

  级各部门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把加强应急管理工

  作,作为自身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提高行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

  抓,切实增加公共安全意识,全面履

  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采取强有

  力措施,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体制建设,努力提高应对公共危机

  的能力。

  二、要把握重点,全面推进我市应急管理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全国全省应急

  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全面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一要明确目标。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基本

  完成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发布工作,构建一个完整、统一的应急预案体

  系。二要讲究方法。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协调、沟通交流和审核备案工作,注重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与配套,形成完

  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另一方面,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要认真比照国家应

  急预案和上级机关应急预案,框架体系要对接,格式体例要一致;一要借

  鉴外省(区、市)同类应急预案,吸收他人的经验;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专家意见和有关部门(单位)的意见,增加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部门之间

  的协调一致性,完善应急预案。三要把握要求。要做好风险分析和应

  急资

  源普查、整合工作,要明确回答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什么资源做,要在应急实

  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要坚持“纵

  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按垂直管理的要求,从省市到县区再到乡镇

  和基层单位不能有断层,部门之间的应急预案要做好衔接,不能出现空档;要加强应急预案演练,针对演练和应急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修订

  禾口完善。

  (二)健全完善应急运行机制。一是健全预测预警机制。各县市区及市

  直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范围,建立和

  完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

  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做到

  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

  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灾害与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突发

  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工作。要落实责任制,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发

  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单位必须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信息;跨

  行政区域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汇总、报告相

  关信息;所有突发公共事件,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和市直各部门

  (单位)应

  急机构都必须向市应急办报告。要严格执行信息报告时限要求。国务院和

  省政府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送有明确而严格的时限,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依据应急预案和信息报告时限要求,研究制定工

  作程序,把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要拓宽信息报告渠道。要充分利

  用主流媒体收集和掌握突发公共事件情况,建立开放的信息报告平台,接

  受公众举报和反映问题,并注意从互联网上获取有关重要信息,同时积

  极探索在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设立信息报告员、构建社会

  信息网络体系。三是加大应急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力度。各级政府要依托

  全省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络和各项业务网络,整合当地公安、防汛、卫生、气象、人防等专业信息系统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

  网络;要全面推进“110”、“119”、“122”三台合一,并与急救、市

  政等紧急信息接报平台进行整合,实现“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

  四是进一步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要在加强本地区本部门的应急管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相邻县市区之间、部门与县市

  区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配合协调,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联动机制,明确

  各方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

  乱,共同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三)抓好应急体系规划编制和应急法制建设。一要围绕大局。把应急

  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国家和省市应急体系建设“十

  一五”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本地区和本行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

  划。二要突出重点。对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恢复重建等关键

  环节作出具体安排。三要量力而行。要区别轻重缓急,把建设项目用到最

  急需、最薄弱的地方。尤其是城乡建设等有关专

  项规划的编制要与应急

  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应急突发公共事

  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四要厉行节约。要处理好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与

  新建项目的关系,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五要明确责任。各级应急体

  系建设规划由各级发改委牵头编制,有关部门单位和应急办参加,力争用

  半年时间完成编制工作任务。

  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化

  建设,把整个应急机制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行政、依法开展应急管

  理工作。

  (四)广泛深入地开展应急宣教、培训和演练工作。一是要加强应急宣

  教。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开展应急预案的解读宣

  传。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把应急管理知识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在主要公共场所设立应急标识、宣传栏,摆放展板,悬挂标语,张贴海报。要编辑出版应急科普读物和应

  急音像制品。要针对我市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组织编写公共安

  全教材。开展公共安全学校教育和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

  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防灾救灾、自救知识活动,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预防为主、应对有力,全社会防灾减灾

  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加强应急培训。要联系本单位实际,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多元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对各级领

  导干部要通过不定期举行

  短训班或专题研讨班的形式进行培训;要对各

  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和从事应急管理的干部进行培训;

  要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在职业资格认定考试

  中增加相关内容;要对青年志愿者和各类社会公益机构人员进行应急知识

  培训。三是要搞好应急演练。各级各部门要精心组织,注重实效,不走过

  场。演练时,要按照预案全过程组织进行,每个环节都要实施到

  位,指挥

  机构、救援队伍和社会公众全方位参与。演练后要有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真正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

  (五)注重抓好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要加强乡村和社区的应急

  管理工作。从我市目前情况来看,有些乡村和社区开始了应急机制建设,但绝大多数乡村和社区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和处置方面,基本上处于不设

  防状态,遇到问题临时处理。特别是农村,医疗、消防、通讯等基础设施

  薄弱,人口居住分散,防灾意识差,自救互救能力弱,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充分考虑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探索建立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普及应急知识,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构建乡村应急组织网络,提高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二是要加强企业的应

  急

  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要加强对企业应急管理

  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省直和中央在娄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的企业,要高

  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三是要加强重点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高等院

  校、大型医院等重点单位和供水、供电、供气等重要部门,要高度重视应

  急体系建设,做好应急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

  三、要加强领导,努力提高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应急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协调性高、系统性强,加强领导非常关键。

  各级各个部门要把加强应急管理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领导、强

  化责任、健全机构、整合力量、落实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一)要强化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一要强化责任意识。应急管理工作任

  务繁重,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要善于处理难题、应

  对复杂局面,要勇于负责,敢于决策,把这项利国安民的大事做好。二要

  明确和落实责任主体。按照中央要求,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各级政府是本

  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领导机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是

  工作机构;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一把手是应急管理工作的

篇三: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论述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

  摘要:电力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过程中,电力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长期存在,电力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应对突发安全事件能力低等问题依然突出。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将会带来直接影响,在社会上也会造成恶劣影响。本文就当前电力企业在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电力应急

  管理体系

  应急能力

  建设

  引言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影响着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也对社会公共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自然灾害、基础设施、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有可能引发电力系统事故。不管是哪方面原因引起电力事故发生后,都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直接影响。当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或不安全事件,会造成工厂不能正常开工、学校不能正常教学、医院不能正常就诊、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等等。因此,如何提高电力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如何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如何降低社会影响,如何提升承担有效的社会服务能力,成为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目的,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现状

  近几年来,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这方面的一些制度文件,如《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599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

  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第54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规【2017】1986号)等等,这一系列文件的下发,充分体现出国家对电力应急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说明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对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已基本构建了涵盖应急指挥平台、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的电力应急体系,电力行业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强化。电力行业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已初步形成并在不断完善,其实施效果也在近年来各种事故灾难之中得到检验和提升,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可靠供应。

  目前电力应急管理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电力行业应急管理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较于日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细致严格的标准、规范要求,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与应急能力建设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电力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应急管理体制要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属地为主、分工负责的原则,完善国家指导协调、地方政府属地指挥、企业具体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电力应急管理体制。但往往存在不少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应急指挥机构专业能力欠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不足等问题。当发生影响较大的安全事故或事件时,应急救援作战能力差,造成事故后果或社会影响不良效应增大。

  (2)电力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发电企业由于人员工作性质的局限性,对于外延领域知识掌握欠缺,虽然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应急管理人员,但由于应急事件培训和情景演练少,思想麻痹,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或事件,不是忘了应急救援和信息报送的相关程序,就是各种问题的处置不当,大大增加了应急处置的风险,延缓了应急处置的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企业虽然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电力行业应急预案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各级电力企业之间、电力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无法形成有效衔接。二是部分企应急预案内容照搬照抄,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脱节,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不强。三是很多企业制定了应急预案,也规定或者制定了应急演练的方式方法,但应急演练工作并未落到实处。四是应急能力评估工作流于形式,“专家”评估后的预案,漏洞百出的现象普遍存在。五是专业性强的应急处置方案是企业自己审核备案,由于专业人员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很多处置方案内容不完善,或未进行桌面或者实战演练。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最终导致很多企业的应急管理形同虚设,应急预案根本无法有效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4)应急能力体系不健全。一是应急队伍综合救援能力不足。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存在专业范围狭窄、人员应急救援知识不足、应急装备缺乏、应急培训及演练基础条件欠缺等问题,导致应急队伍综合救援能力难以有效提升。二是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应急物资储备不完善,突发情况下无法保证应急物资的正常使用。三是应急培训、演练工作开展不规范,形式和内容单一,对培养应急救援队伍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方面收效甚微。四是应急联动能力有待加强。电力行业应急救援力量分散,未完全建立相互协调与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

  如何解决企业在应急管理面临的问题

  (1)健全应急管理体制。企业要统一思想,按照中央、属地、企业分级分工负责的原则,不断强化自主管理,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专业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应急管理机构,配备知识经验、管理能力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人员担任应急管理人员,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与工作标准,明确和落实应急工作职责,落实资金与装备保障。

  (2)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一是企业应建立、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建立与地方政府的应急会商制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二是企业应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开展行业间电力应急合作,形成应急信息、资源区域共享。三是企业应建立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与气象、地震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与政府应急办、消防部门、医院及相邻企业的常态联络机制等。

  (3)强化应急预案管理体系。一是按照规范编制应急预案,对于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各个环节,都应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应急预案的合法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二是加强应急培训。依据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完善应急演练策划、培训、实施、评估等环节的工作机制,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确保应急演练工作成效。

  (4)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电力企业应建设综合型、专业型应急救援队伍,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应急资源,配备与开展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人员力量,配备覆盖各专业、各环节的应急人员,加强救援装备建设。二是加强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实现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由示范性、展示性向实战化、基层化、常态化、全员化转变,加强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做到岗位、人员、过程全覆盖,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三是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方式及数量,为应急救援提供物质条件。四是制定应急物资采购、调拨、使用、更新等环节的相关标准、规范,确保应急物资在紧急状态下能“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结束语

  本人通过对近几年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在安全生产中具体应用情况和实施效果的剖析,总结分析了电力企业在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国家在应急管理体系、应急能力建设、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管理等方面出台的一些文件,对如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如何扎实落实应急管理工作,如何增强应急能力建设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望能与之有所借鉴,以求共勉。

  【参考文献】

  【1】陈安,陈宁,倪慧荟,等,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秦琦,电力应急救援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篇四: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应急能力建设咨询服务技术要求

  一.服务依据

  1.《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542号)

  2.《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国能综安全[2016]542号附件2)

  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

  4.《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4号)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

  6.《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5]第21号)

  7.《关于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09]第60号)

  8.《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能安全[2014]508号)

  9.《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细则》(国能安全[2014]953号)

  二.服务范围、内容

  濮阳豫能发电有限公司的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和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服务工作。

  预

  案

  类

  别

  综合类

  一、自然灾害类

  编号

  123应急预案名称

  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防汛、防强对流天气应急预案

  防雨雪冰冻应急预案

  防大雾应急预案

  备注

  456二、事故灾难类

  789101112131415161718三、公共卫生事件类

  192021四、社会安全事件类

  2223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全厂停电事故应急预案

  电力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储灰场溃坝事故应急预案

  大型机械事故应急预案

  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燃料供应紧缺事件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群体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应急预案

  防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应符合上级部门备案要求为编制标准,以能够达到备案。

  三.

  资格要求

  1.企业法人单位证明;

  2.国家甲级安全评价机构证明

  3.原国家电监会认可“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机构”证明。

  4.具有同类项目业绩、经验。报价人应有火电机组的应急咨询服务和应急预案并在国家能源局省级监管办公室备案的业绩均不少于3家。

  四.服务质量要求

  一.对咨询服务机构要求:

  1.咨询机构需向公司提供国家有关电力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政策文件等,并负责向公司配合查评人员释义和进行培训。

  2.政府部门和电力监管机构对电力应急工作有最新的工作指示和安排时,咨询机构应及时向公司转达,以便公司作出工作调整。

  3.咨询机构对公司派出的培训专家和咨询专家必须具备相关的电力应急能力,咨询专家应根据评估要素专业配置,能够给咨询技术服务安排充足的时间。

  4.咨询机构提供《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信息系统》供公司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和应急管理使用,免费使用期限不低于三年。

  二.咨询机构工作内容涵盖公司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全程咨询评审服务,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咨询服务机构派出电力应急专家对公司参与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人员进行应急能力评估集中培训。

  2.咨询机构根据公司现有的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预案和演练情况,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案,确定工作进度时间表。

  3.咨询机构负责制(修)订公司运行期应急预案,完善公司应急管理体系。

  4.咨询机构负责组织专家对公司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协助公司完成应急预案向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5.咨询机构指导、协助公司进行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自查评工作。

  6.咨询机构根据公司应急能力建设的自查情况,对未进行的工作和存在问题列出清单,提出明确整改意见和建议,指导、协助公司进

  行自查评整改工作。

  7.咨询机构依据《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所列的的内容和要求,组织现场评估专家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评审,形成评估意见,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指导、协助公司进行整改工作。

  8.公司对现场检查评审的整改项目完成后,咨询机构组织进行整改复查工作。

  9.咨询机构编制完成《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报告》上报并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确保公司达到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要求,全面完成2018年度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

篇五: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EnergyEmergencyManagementSystemandCapacityBuildinginChina作者:周德群[1]作者机构:[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1106出版物刊名:江淮论坛页码:27-32页年卷期:2020年第6期主题词:能源;应急管理;能源安全;能源应急管理体系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日益频发,加之能源危机、安全生产等因素,能源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能源应急管理机制,但现有机制主要集中在各个能源行业和企业内部,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应急响应为特征。此次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许多行业经历了一次大考,充分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凸显了一些短板弱项,就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而言,面临着的能源资源调配、能源系统转型等多种挑战。着眼未来,亟须提升我国城市能源应急管理能力,发挥我国举国体制所特有的优势,强化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能力,搭建能源应急管理技术、信息和数据的共享平台,提升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能源应急智库建设和交叉学科研究,发挥专家学者在能源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实现纵向信息传递通畅、横向不同行业和主体间协同合作的现代化能源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目标。

推荐访问: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能力建设 应急 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