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刘兰芝与母亲交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刘兰芝与母亲的交谈5篇
第一篇: 刘兰芝与母亲的交谈
刘兰芝焦仲卿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文通过曲折的情节、艺术的手法描述了东汉末年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的婚姻悲剧故事。
在此诗中,作者极力刻画了刘兰芝和焦仲卿这两位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人物形象。
作者刻画了一位有着美丽外貌和美好内在的完美女性的被毁灭,展示了封建礼教制度对有价值的美好的事物的才摧残,使这部悲剧引起了读者的愤慨与同情。
刘兰芝的形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首先她是一个勤劳能干、温柔体贴的女性。文中“十三能素织,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体现了她的多才和勤劳。“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尽管焦仲卿常日不在家,与刘兰芝见面也是“常日稀”但刘兰芝依然在家“守空房”反映了她的温柔体贴与大方,正是由于她的体贴、大方才使得焦仲卿得以抽出时间在事业上奔波。“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用陈祚明的话说“鸡鸣织何早,夜不息何迟,三日五匹何速,甚言无可出理。”亦充分说明兰芝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女性。
其次,刘兰芝是个自尊自重,并竭力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的女性。面对“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她宁可忍受恩爱夫妻分离的痛苦也要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主动提出“及时相遣归”。在仲卿面前,她也没有哀求仲卿去向焦母求情以求容纳自己。面对仲卿“不久当还归,还必相迎取”的承诺,兰芝以“仍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维护自己的尊严。
刘兰芝还有着镇定、刚强的性格。兰芝临行前的“事事四五通”的严妆打扮写出了即使是被驱谴回家也要严妆打扮一番的刚强的女子形象。后文的“上堂拜阿母”,兰芝的不悲不亢亦体现了她的镇定的性格。还有刘兰芝被兄长逼迫嫁于太守第五郎,兰芝虽然表面答应兄长但最后却以投水自杀来抗婚,表现了刘兰芝的刚强的性格。
最后,刘兰芝最签注的形象就是忠于爱情,并敢于为之反抗。刘兰芝归家后先是拒绝了县令的第三郎的求婚,继而以投水自尽来表明自己对与仲卿爱情的忠贞以及敢于为爱情同封建礼教制度进行反抗的斗争精神。
对于诗中的另一主要热闹物焦仲卿,我则认为他不够刚强,甚至对摸亲的蛮横有过妥协。文中焦仲卿为兰芝求情遭到母亲的痛斥“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吾已施恩义,会不相从许!”后边“默无声,再拜还入户。”写出了仲卿的懦弱以及妥协。
但同时他又是一位敢于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的人。面对母亲虐-待媳妇,无理驱谴的专制行为,他却敢针峰相对的进行争辩,甚至还理直气壮的质问母亲“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当母亲强迫他休弃兰芝时,他有礼貌但又很强硬的对母亲说“今若谴此妇,终老不复取!”这句话不仅给焦母的专横以当头一棒,亦是对封建礼教的大胆抗-议。焦仲卿敢于违抗“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礼记内则〉)的封建法规,这种精神亦是值得肯定的。
同刘兰芝一样,焦仲卿也是一位忠于爱情的人。与兰芝分别时“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的誓言说明仲卿对爱情的忠贞。即使后文仲卿得知兰芝再嫁前去祖辈“贺卿得高迁,……”亦是体现仲卿的爱,若非爱的深又怎会说出“卿当日胜贵,吾独上黄泉”这样充满怨恨与决绝之情的话语呢?最后仲卿“闻此事”、“自挂东南枝”更是写出仲卿以死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文中两主人公的性格、形象有异有同,正是他们各自的性格、形象突出了全诗的主体及作者的寓意,这样才使得它可以流传至今应仍起着惊醒后人的作用。
刘兰芝焦仲卿形象分析[篇2]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它代表了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原为建安时期的民间创作,最早出现在《玉台新咏》卷一,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孔雀东南飞》内容取材自东汉时期的一桩婚姻悲剧。
我认为要对《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探讨,不能单从文中的字面意思去寻求看法,而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文章当时的社会背景,人物的角色定位等一些更为深沉的因素。同时,要将人物在每个情节中的语言、动作、行为等加以文章和角色的背景进行整合。这样才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与分析自己所理解的文中人物形象与性格。
现在,我要浅略分析的这两个人物形象——刘兰芝与焦仲卿,即是出自《孔雀东南飞》一文。这一篇著名的爱情叙述诗,它为世人讲述了一段悲美的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婚后恩爱幸福,却遭受到了封建礼教、家长专制与门阀观念等种种罪恶的摧残。最终,一对相爱的夫妻用至死不渝的坚贞捍卫了他们的爱情。
刘兰芝有着一种高贵、倔强的个性。她不被威逼所屈,也不为富贵所动。持重、坚强地捍卫自己的生命自由与爱情追求。一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无论是对焦仲卿,还是他们俩的婚姻,刘兰芝都将自己的坚定、忠诚之心表露无遗。也让世代的后人读到此时为之感动伤怀。
文章一开始便交代了刘兰芝的勤劳贤惠与多才多艺,她主动请求回到娘家,说明了刘的识大体与聪慧,接着文中将兰芝的美貌生动的描绘出来。等到刘兰芝与小姑拜别的一段时,“泪落连珠子”一句证明了兰芝与小姑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和-谐。由上可见的确是焦母存心刁难媳妇,这些与她之前对刘兰芝的控诉形成鲜明的对照。再到后来与焦仲卿暂时离别时,面对焦的犹豫不定、一筹莫展,兰芝的话语都展现出了一个聪慧女子的人格尊严和自己的主见。然而,在面对自己深爱的丈夫焦仲卿时,她即使知道现实的冷酷与无情也还是对其抱有一丝丝的幻想,“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她奢望着还能和丈夫的再次团聚。面对哥哥逼婚时候,刘兰芝那古代封建社会中女性少有的刚强性格和勇气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处于极端弱势的女性的不可侵犯的尊严以及她对待爱情的坚贞。
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刘兰芝追求的自由、尊严、不被压迫的爱情,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许多女性都想要争取的权利与幸福,只是没有多少人有兰芝那般的勇气罢了。因而,刘兰芝的追求爱情与勇于抗争的精神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而我们的男主人公焦仲卿则是以一个忠于爱情但拘谨懦弱,受礼尽孝却胆小怕事的形象出现在文章中。我想也许是由于焦仲卿的家庭环境以及自身的性格,也许是因为他是家中的唯一的男子,在面对敬爱的母亲与珍爱的妻子之间不可调解的矛盾时候,他也处于不知如何是好的两难困境。他深爱兰芝却不敢与挑剔的母亲大人抗争,只是一味的忍辱负重,消极以对。
与文中刘兰芝的形象一比较,让读者、听众无不愤恨如此懦弱、消极的丈夫。在得知母亲要逼走兰芝以后,焦仲卿只是婉启、跪告母亲,得来大怒的结果后他便默默的,不敢再作声了。他还约定不久之后要去接妻子再回到夫家,但这个男人却只抱着虚无的幻想并未付出过任何实际的行动!
当然,我们也应该客观的看待焦仲卿这一形象。以刘兰芝的聪慧,她深爱焦仲卿不会只是一味的傻恋而没有丝毫道理。在焦仲卿跪告母亲无果之后,他的一句“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可以看见他对
与刘兰芝的这段婚姻坚贞不渝。听闻刘兰芝被家里逼迫改嫁以后,焦仲卿声称自己要自杀。在兰芝死后,焦仲卿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最终“自挂东南枝”以身殉情。犹记得那一番回家辞母的话,对焦母来说无异晴天霹雳,“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同时,这话也将焦仲卿的反抗精神完美的表现,令人感动。
焦仲卿,这个原本软弱、消极的却忠于爱情的男子怀抱着的幻想变为绝望后,最终也因为爱情而勇敢无畏,与兰芝一样充满了叛逆、反抗的精神,更变得坚强。
第二篇: 刘兰芝与母亲的交谈
高二作文状物:刘兰芝的苦与悲
我既已投身清池,你又何苦自挂东南枝!
花灯节上,我的手绢被风卷起,落入你的怀里。你把绢帕细心叠好,送还给我,只说一句:“姑娘,好生保管!”便转身离去。我抬起羞红的脸想和你道谢,却只看到你的侧脸。
本以为将永不相见,却在庙会上遇见了你。在庙会的茫茫人海中我被一个陌生男子撞了一下,摇摇欲坠之际,是你扶住了我。可不曾想,还是把脚给扭伤了,婢女也走散了。你好心把我背到医庐,陪我坐在湖边休息。我羞涩的向你道谢,你朝我微微一笑。我看到你脸上因背我而出的汗,从怀里拿出手帕小心翼翼地帮你擦汗。你接过手帕,看到上面我闲时绣上的牡丹花,便夸:“姑娘,好手艺。”我陷入你的温柔体贴中不可自拔。我们谈天说地直到婢女匆匆来到。
我们又见了几次面,我们聊天、泛舟、游湖,无话不谈。我知道我喜欢上你了,但不能说,婚姻大事岂能由我作主,我怕你笑我太痴心。但没想到幸福来的这么快。你前天才说:“我喜欢你”,后脚却媒人就上了门,我就这样风风光光地嫁给了你。
当我感叹我的幸运时,没想到事情成那个样子。我十三岁能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就学会制作衣服,十五岁能弹奏箜篌,十六岁就开始朗读诗书。我自认为遵守了府中的规则,专心不移。我知道你依然爱我。可我独守空闺的寂寞是你不能了解的,三年下来你陪在我身边的时候竟用手指都算得出来,丝巾哭湿了一条又一条,失眠了一夜又一夜。我常坐在窗前等你回来,醒来时却发现泪已不自主地流出。空荡荡的房间,只有我这个行尸走肉在独自啜泣。
“轰隆隆”地雷声响起,我害怕地缩在一团。这雷声是魔鬼,我亲眼看见它杀死了最疼爱我的父亲。父亲那被电击得扭曲的脸似乎在我面前,你却不曾回来,只有陪嫁过来的小莲紧紧地抱住了发抖的我。就连最脆弱的时候,陪着我的人也不是你。
每天雄鸡打鸣我就要上织布机织布,每夜都劳累到子时。每两三天织成五匹布,思念成灾,一不留神却划破了手。手上的伤痕遍布,却不及我心上的万分之一。即使这样婆婆还是嫌我织得太慢,欲把我赶出家门。我知道并不是我织得慢才会被赶出家门,而是婆婆嫌我三年竟一无所出。我只能把苦往肚子里咽,一年见不到几日,好不容易回来了,却累得倒床就睡。要我怎么有所出呢?
我知道你对我的情意始终未变,故回家后约定等你。你是孝子不会违背母亲所说的话,纵使不愿也只能选择放手,我虽善解人意,但心始终不是铁打的。被赶出家门后,便像塌了半边天。长兄如父,我区区弱女子又能做什么?只能以泪洗面,裁衣待嫁,我知道你知道后会怪我。但没料到你竟怀疑我对你的用情之深,夫妻三年你难道不了解我吗?我是贪慕富贵的小人吗?我体谅你怒火攻心,口不择言。但你既然那么认为我活着还有何意义,我的心从来只在你身上,今生今世、永生永世都只在你身上。如果死能证明我的清白,那我就死了吧!
我既已投身清池,你又何苦自挂东南枝。你家只你一个男丁,你死了,婆婆怎么办?小姑怎么办?这个世道有太多的不公道,你身为男丁就应保护她们,不要又酿成一场悲剧。不要让你我的事在小姑身上重演,生时聚少离多,死却同穴而居,真是可笑可悲。今已为幽魂,对这世间已无牵挂,只愿转世的我们不要再离别!
第三篇: 刘兰芝与母亲的交谈
浅析刘兰芝的性格与反抗精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乐府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一座高峰。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满富同情的笔触,描写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的美好品质,热情歌颂了他们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表达了反抗必胜的信念和对反抗精神的鼓舞。它的巨大的思想意义还在于,作品通过焦、刘二人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控诉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诗中女主人公刘兰芝则是反抗精神的典型代表,在她身上闪耀着中国古代妇女为争取婚姻自由幸福而大胆反抗旧制度的光辉,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叛逆精神的典范。本文试从刘兰芝的性格分析出发,来探讨刘兰芝的反抗精神以及其所蕴涵的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
一
文学史上对《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悲剧分析数不胜数,众说纷纭,各执己见。我认为刘兰芝的悲剧与她自身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黑格尔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分析刘兰芝的悲剧原因就不能不分析她的性格。
作品中刘兰芝的性格是丰富的。她是一个聪慧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理、忠于爱情、具有反抗精神的古代劳动妇女的典型。在刘兰芝的身上,几乎体现了古代劳动妇女所具有的一切美好的品质。作者在极力展示刘兰芝性格的多面的同时,突出了她的自尊、刚强和大胆反抗的一面。
刘兰芝在出嫁后遭到了种种不幸,不被婆婆所接受,家务事上“事事循公婆”,处处以婆母的意志小心行事,却还是遭到“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无端挑剔。刘兰芝的自尊被触动,她骨子里的反抗意识开始被唤醒,并且随着焦母的一再逼迫越发凸现,广泛散布在兰芝的全部行动细节里,我们且听听她最初的倾诉:“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往事不堪回首,当她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时,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焦家已经势难存身了,便毫不犹豫地主动提出“遣归”的要求,对焦仲卿说:“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使,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她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的决心已定,丈夫求情也是无济于事。她自出嫁以来,一直辛勤劳作、谨慎从事,“仍更被驱遣,何严复来还”,不愿向恶势力低头的倔强性格使兰芝毅然决然要离开焦家。在她被遣的当天早上,刘兰芝并没有表现出平常女子那般哭哭啼啼的样子,而是神态如常,镇定自若,“事事四五通”地把自己打扮得光鲜照人。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巨大不幸,兰芝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其实这正是兰芝自尊、刚强和反抗精神的体现,如果说她主动“遣归”是维护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自尊,那么归娘家前精心梳妆打扮则是运用自己的美艳无比作武器,对造成自己爱情悲剧的封建家长焦母进行示威,充分展示了兰芝不愿屈服的自尊自爱,不肯苟且的坚韧与顽强,不屈不挠无畏无惧的反抗精神。
刘兰芝的悲剧,是她的叛逆性格与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处于严重对立之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正是在焦家和娘家的生活环境中,在与焦母和刘兄的性格冲突中,表现出她永不向压迫者示弱的倔强性格和叛逆精神。对真正具有叛逆性格的人来说,他们注定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战胜环境成为英雄;
二是被环境所吞噬,成为悲剧的主角。古今中外,叛逆性格鲜明之人无一例外都是这两种命运。而在封建制度处于上升时期的东汉末年,刘兰芝这样一个孤立无援的刚烈女子,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战胜强大的封建制度的,不能战斗而生,就要战斗而死。也正是这种倔强的性格和不妥协的反抗精神使刘兰芝成为古典文学中光辉的形象之一,所以,我们认为刘兰芝的悲剧,主要是属于性格的悲剧。
二
刘兰芝之所以最终走上以死相争的悲剧,与她自尊、刚强、反叛的性格密不可分,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迫害,是封建制度埋葬了她的幸福婚姻。
在封建纲常中,男女婚姻不是靠爱情来维系,而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尤其是出嫁的女子,要遵从所谓“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她们在家庭中没有地位,更不能有享受个人幸福的权利和自由。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汉,封建家长制的传统和习惯早已像瘴疠之气一样浸入焦母的血液,她总是以一种挑剔的眼光百般刁难兰芝 ,“举动自专由”,在焦母看来,这是“不顺父母”,“无礼节”,冒犯了她作为封建家长的权威和尊严。美满的爱情受到了封建礼教的严重挑战,幸福和谐的夫妻关系受到威胁,刘兰芝的生存意愿与焦母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究竟是屈从还是抗争,成为刘兰芝生存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屈从意味着改变自己的意愿,承认自己在社会中受压迫地位,抗争则意味着维护自己具有获得幸福自由的权利。刘兰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抗争,如果兰芝的反抗对象仅有焦母,那么她的斗争至少还有成功的希望,然而,兰芝回到娘家后,又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哥哥满脑子伦理纲常,对封建礼制的维护比起焦母,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攀附权贵,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封建教条向妹妹施加压力。哥哥的威逼利诱使刘兰芝又面临着一次新的抉择。屈从和抗争,二者必居其一。屈从意味着永远离开情投意合的焦仲卿;
抗争则意味着彻底失去娘家的同情。退后一步则生,前进一步则死,生可以理解为坚韧,死可以理解为反抗,刘兰芝义无反顾地作出死的选择,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气。“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她的反抗是无畏无惧的,是坚决彻底的。
鲁迅先生曾说过:“在真的解放之前,是战斗。”唯有战斗和抗争,才能拯救自己于黑暗之中,提升自己入光明之境。面对牢笼一样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要获得理想的人生只有抗争,刘兰芝无疑是一个无畏的战斗者。她的死亡和毁灭发出熠熠的人格之美!她的悲剧是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的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美的表现。
综上所述,刘兰芝的悲剧揭示出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封建制度下,当个人意愿和社会制度处于严重对立的情况下,要获得平等自由,婚姻幸福的权利,唯有大胆反抗,推翻不合理的封建制度。
第四篇: 刘兰芝与母亲的交谈
情到深处泪自流
——浅析《孔雀东南飞》中兰芝的五次眼泪
Wang阿亮
“乐府双璧”之《孔雀东南飞》是一曲爱情悲剧。悲剧自然离不开眼泪,因为有了泪水,悲剧才能让人“恐惧和怜悯”(亚里斯多德)。诗中,刘兰芝在不同的情形之下,多次流下热泪。她的每次落泪,无不令人叹息和悲伤。晶莹滚烫的泪水,凝聚着她的悲愁和苦痛,既揭示了她苦难的心路历程,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又强化了回肠荡气的悲剧效果。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刘兰芝第一次落泪,是在告别焦母之后,与小姑告别之时。临别焦母,“阿母怒不止”,为何“怒不止?”原因就在于刘兰芝一大早起来专心致志“起严妆”
,精心打扮得“精妙世无双”。在焦母看来,与其说刘兰芝是在展示她的美丽,倒不与说是在向自己示威和挑战。可以想见,焦母看到浓妆艳抹美丽绝伦的刘兰芝时,肯定是怒火万丈,依她那蛮横霸道的脾气,一定会破口大骂,把刘兰芝骂得个狗血喷头。面对焦母的挑衅谩骂,刘兰芝极力克制自己,压制自己情绪,绝不流出一滴眼泪,更不顶撞焦母。但我们仍然能从她的临别之言中,觉察到她的些许不平。“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从表面上看,这番话客客气气,充满了自谦自责;
实际上,话里柔中带刚,有一种“硬”气。等到从焦母的房间退出来与小姑告别时,刘兰芝先前憋在心中的不满之气终于找到宣泄的时机,强忍的眼泪,再也遏制不住,竟像连串的珠子般地落下来。所以,这泪水中包含刘兰芝所忍受的委屈、侮辱、悲愤等。当然,亦包含着对小姑依依不舍的深情。“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毕竟,小姑是她看着长大的,并且相处融洽,有着一份与之割舍不断的情份。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刘兰芝离开焦家,泪流不止,竟至“百余行”。这是她第二次落泪,从数量看,比上一次还要多,由“连珠子”变成“百余行”。但泪中所包含的情感,却与上一次迥然不同。这“百余行”的落涕,确实是悲喜交加的产物。喜的是,总算可以离开焦母,摆脱焦母的梦魇般的阴影,从此不必受她无端的指责、谩骂和凌辱。悲的是,要离开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离开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家。想想看,好端端的一个家,恩恩爱爱的一对夫妻,竟被婆婆活活拆散,“棒打鸳鸯两下里”,怎能不令人悲从中来。再则,离开焦家后,何去何从,前途未卜;
回到娘家,处境也未必比呆在焦家好多少。想到这些,刘兰芝怎能不“泪落百余行”。悲喜交加之中,“悲”占据上风。在我们为刘兰芝摆脱焦母而庆幸时,刘兰芝离开焦家后,难以预测的命运所产生的恐怖马上淹没了我们淡淡的喜悦。我们无不为她的前途忧心忡忡。
刘兰芝回到娘家不久,就有媒人上门提亲。面对媒人,“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这是刘兰芝的第三次落泪。“含泪”表明刘兰芝比较克制,泪水停留在眼眶里,还没有流出来。相对与前两次的落泪来说,刘兰芝这次要平静得多。然而,表面的平静并不能掩饰内心的波澜。当初回娘家时,焦仲卿嘱咐刘兰芝“且暂还家去”,“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并“结誓不别离”。可“还家十余日”,焦仲卿音信全无,没有半点迎取的意思,这不免让刘兰芝忐忑不安。焦仲卿言而无信,轻言寡诺,无时不刻地啃噬着刘兰芝的心灵。尽管如此,刘兰芝还是对焦仲卿抱着一线希望,便婉拒了媒人的提亲。要知道,在这十余日里,刘兰芝是如
何煎熬过来的,说她一日三秋度日如年亦不为过。我们完全可以揣想,刘兰芝在娘家的日子过得多么地艰难和痛苦。自己“进退无颜仪”的羞愧,母亲“大悲催”的刺痛,兄长“性行暴如雷”的逼迫……这些如冰似火的痛楚,油煎水烹着刘兰芝的心灵,她该忍受多么沉重的痛苦。可以说,刘兰芝的第三次落泪,犹如平静的大海下蕴藏着惊涛骇浪。
在“性情暴如雷”的兄长的一再逼迫下,在对焦仲卿遥遥无期音信渺茫的等待中,刘兰芝绝望至极,终于作出了最后的抉择。这抉择,表面上看,是应允了太守家的婚姻,是妥协,是背叛;
实际上,是确定了最后的归宿,是不屈,是反抗,甚至是毁灭和死亡!不是陷入走投无路的处境,刘兰芝断不会出此下策。太守家大张旗鼓准备迎亲,而刘兰芝则心灰意冷,毫无准备。到了迎亲的前一天,刘母焦急万分,对刘兰芝说“何不做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莫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这是刘兰芝第四次落泪,此时的她已经走到了绝望的边缘。如果说,刘兰芝应允婚事时,还抱着一丝的侥幸,希望焦仲卿有所作为,出现转机,实现他的“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的诺言;
而此时,太守家迎亲在即,一切已成定局,不可逆转。刘兰芝此时此刻,备感孤单无助,焦仲卿近乎抛弃自己,兄长冷漠无情驱赶自己,母亲爱莫能助……爱情不可靠,亲情不可依。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绝望的呢?“手巾掩口啼”,其景也惨,其情亦哀。人在悲痛时,如果放声哭出来,悲伤之情得到宣泄,心里就会好受多了。如果以巾掩口,痛不出声,那内心的痛楚就会如狼啮鼠啃,椎心泣血,苦不能堪。“泪落便如泻”,热泪如江河奔流,一泻而下,无言的痛苦化作滚滚落泪,怎能不让人肝肠寸断。
“哀莫大于心死”。刘兰芝平静地完成裁剪缝纫嫁衣,天色已晚,生命亦将走到尽头。“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这是刘兰芝最后一次落泪。昏昏暗暗,天色将晚,一个人踽踽独行,来到野外,无须遮拦,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扯人心肺撕人肝肠的悲啼,字字浸血,声声渍恨,这是对封建邪恶势力控诉,是对即将走向生命尽头的呐喊,是对难以把握的幸福生活的呼唤。
耐人寻味的是,刘兰芝没有在焦母面前流过泪,这既显示了她隐忍坚强的一面,也显示了她与焦母的矛盾达到几乎不可调和的地步。眼泪是女人最锐利的武器。刘兰芝先前可能在焦母面前流过眼泪,而焦母却不为所动,隐恻全无。软弱的泪水不起作用时,刘兰芝就没有必要在焦母面前示弱。刘兰芝也没有在焦仲卿面前流过泪,知夫莫若妇,她对焦仲卿几乎不抱幻想,那样一个软蛋,指望得上吗?与其在他面前流泪,徒添他的痛苦,倒不如收敛眼泪,给他一些慰藉,也保持自己的尊严。
泪水不是无情物,一点一滴皆关情。眼泪由“连珠子”、“百余行”、“便如泻”到最后“出门啼”(对眼泪不着一字,即言泪已流干),悲苦无告刘兰芝便这样一步步走向人生的末路,“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投进悲剧的深渊。
古诗词中“泪”含情
“情到深处泪自流”。泪是人们情感沸腾的自然流露。因此许多古诗词往往用泪来抒写主人公或喜或悲,或乐或忧的情感,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艺术共鸣。读来无不为之动容,催人泪下。
1、“终日成章,涕泣零如雨。” (《迢迢牵牛星》)
盈盈一条天河隔开一对有情人牛郎和织女,互相只能含情脉脉地遥望而不能相见,不禁泪如雨下,哪里还有心思弄机织布,此句用夸张手法写尽了人间有情人的相思之深,相思之苦。
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诗人杜甫登上岳阳楼,望着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想起杳无音信、远在天边的亲人,贫病交加,以孤舟为伴,再想到国家狼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不禁悲从中来。倚着栏杆老泪纵横。此句将诗人思亲忧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这是乐景写悲情的典范诗句。安史之乱使京都满目疮痍,一片荒凉,百姓妻离子散。杜甫感时伤怀,加之思念亲人,面对鸟雨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泪落心惊。 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是欢喜激动的眼泪,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战乱,而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泣。“初闻”仅承“忽传”, “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加的逼真表现。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蓟北极目远眺,不禁感慨万端:时光匆匆,天地宇宙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有生不能建功立业,这怎能不悲伤叫人怆然泪下呢!一个“念”字,表现了诗人包括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一个“独”字,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6、“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这是乡思旅愁之泪,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的作者,便想登高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又使他倍感孤独和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他又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酒入愁肠,思乡之情更涌上心头,不禁黯然神伤,流下一行热泪。 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大漠边关,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又怎能抵御万里乡关之思?久困孤城,将士们早已归心似箭。但壮志未愁,功业未就,还乡之计又从何谈起。万般思绪萦绕心头,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读来情真意切,感同身受。
8、“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这是离别之泪。一对有情人即将离别,河岸边,他们双手相拥,泪眼相看,竟一句话也说不出,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柔情蜜语,依恋祝福,都在泪花闪烁间。 9、“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这是悲凉的泪。词人苏轼怀念亡妻,竟在梦中相逢。多少深情,多少追忆,多少相思,多少孤寂和辛酸,此时都化作千行热泪,静静地在心中流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打动了读者。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辉
只要我们用心感悟,认真分析,就能品位出诗人笔下晶莹泪花中蕴含的深情。
第五篇: 刘兰芝与母亲的交谈
刘兰芝“遣归”求解
作者:李成斌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09年第05期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诗中刘兰芝的“遣归”问题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应该有一个合乎作品实际的正确说法。但长期以来,各种文学史和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中,一直对这一问题存在着理论上的误导。各类撰述一般都孤立地抓住个别诗句,认为刘兰芝不是“被遣”而是“自请遣归”。当然这样的分析,理论上是有足够的“高度”,刘兰芝性格中“革命”和“解放”的程度也够彻底了。
诗中写着“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显而易见,这乃是刘兰芝一时的愤激之辞,是小两口之间的气话,戏言。
首先,诗中告诉我们,焦、刘二人乃一对“结誓不相离”的恩爱夫妻,当刘兰芝被遣临行前托付所留物品时,她殷切叮嘱仲卿要睹物思人,“时时为安慰,久久难相忘。”当她听到雄鸡啼鸣时,便起床“严妆”。可是心烦意乱,难以竟妆。因此,穿了脱,脱了再穿,“事事四五通”。为什么会这样呢?显然是留恋仲卿,不忍遽别,不是吗?她在“出门登车去”的时候,想到从此要和恩爱如胶膝的仲卿天各一方,势难复聚,便不由得肝肠寸断,“涕泪百余行”,这泪是依恋之泪,是负屈之泪,是愤怒之泪。及至分手时夫妻以磐石、蒲苇自比,信誓旦旦,仲卿表示“誓天不相负”,兰芝期待“不久望君来”。两人“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那样难以割舍。特别是兰芝被专横、势利、庸俗的兄长许给太守的儿子后,她觉得先前的誓约将化为泡影,重新团圆的希望已成为水中月,镜中花,顿时五内俱焚,“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当事情已无可挽回,便相约“黄泉下相见”,而且终于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双双自杀殉情。他们的爱情是那样的执著,刘兰芝怎么会“自请”遣归呢?
其次,在封建社会,出嫁的女子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娘家不请不接,擅自回去,或由夫家送回,被认为是背礼、失德、犯规的举动,意味着犯有重大过失。因此,妻子被丈夫驱遣是最屈辱的事。刘兰芝是在严厉的封建家教中长大的,诗中反复强调她“十五诵诗书”“十六知礼仪”,深知封建礼教给妇女定下的道德规范。因此,她在焦家“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即使在“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情况下,她还是忍气吞声承受着煎熬。正因为如此,当她被遣回娘家后,“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并且使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汝今无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愧见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这样的后果,以刘兰芝的聪明和头脑清醒,事前不会想不到,既然如此,她为什么要自请遣归,自寻其辱呢?